有位网友犀利的提出当下牛市不跟热点,去买那些不怎么涨、相对比较低估的板块股指交易杠杆,是在浪费行情。除非是像基金那样,投得是别人的钱,持仓涨不涨都无所谓,反正旱涝保收都有管理费可赚。
个人觉得这个观点挺有代表性,也来谈谈我的看法:
首先,到底什么是牛市?牛市有多长,会涨到多高?只有在事情发生之后,我们才看得清,原来结果是这样的。但是旁观者清、当局者迷,只要身在此山中,未来永远充满一团迷雾。
比方说现在,大家都说是牛市,那么这个牛市的走向是复制2014-2015,还是2019-2021?更或者像去年9月份那样,脉冲一下就结束呢?其实谁也说不清,都只能是在猜测,甚至干脆是被别人的说法所裹挟。
显而易见,既然一切永远是未知的,那么任何时候该遵守的安全边际原则,仍然是需要遵守的。
下面是我于2020年11月份在雪球建立的两个试验模拟仓收益情况,当时恰好也是传说中的牛市环境。身在那个时间节点,我们并不知道行情将于2021年2月份走向结束,后面一调整就是三年半时间。
当时的我,只是有心做个实验,比较验证一下自己心中的想法,所以设计了两个组合进行对比。
第一个组合原则上不计较价格,选取的是当时比较受追捧的10只核心资产股票,均衡分配一并建仓;
第二个组合则是选取了9家比较滞涨、估值相对不高的公司,等额构建了仓位。
建仓完成之后,再没有任何操作,一直原封不动保持到现在。
快5年时间过去了,从结果上看,第一个组合于牛市末期(2020年11月下旬-2021年春节前)仍然跟随整个市场继续上冲了一把,但是好景不长,2021年2月份随着牛市的结束,亦随着大势逆转进入了深度调整状态,并且在2021年2月-2022年10月的熊市前半场中,比大盘跌得更凶。
后续到2024年9月份之后,市场大趋势出现了转向,但是这个组合始终也只是爬坑,并未实现盈利,至今依然是一种亏损状态(收益率-12.78%)。
反观另外一个组合,当年牛市中确实表现要明显落后于前一个组合,但是后来进入熊市后,其表现是真心非常抗跌。整个熊市中,基本能脱离市场大势,保持一种横向震荡运动状态,逐渐跑赢沪深300指数,最终于熊市结束后实现盈利(收益率+11.14%)。
事实上,市场下一步怎么走?到底有多牛?谁也不知道。
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,只要你不支付过高的溢价,以合适的价格进行物有所值的投资,未来的风险就是有限的。而成功投资的第一要件,就是要具有风险防范意识,保持清醒的头脑,任何时候都不应被短期的狂热所裹挟。
而且很多时候市场是市场,个股是个股,两者也未必一定是同步的。
打个比方,2015年上半年股市可谓如火如荼,很多个股翻倍甚至翻几倍,但是贵州茅台却表现得平淡无奇,全年仅上涨28.81%,似乎瘟到了家。
但是接下来几年题材股陆续熄火后股指交易杠杆,它反而开始发飙,一直涨到了2021年初。你能说2015年买茅台,算是错过了牛市吗?